返回第二十章 温故1642第1页  逐鹿大明:家父孙传庭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二十章 温故1642(第1/2页)

明崇祯十五年,清崇德七年,公元一六四二年,号称“大城开封,发生了吃的问题。

    当孙世瑞在一群骄兵悍将簇拥下,登上潼关魁星楼饱啖鲤鱼焙面时,这道名菜的原产地开封,即将经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。

    当援剿总兵贺人龙用莲子羹、胡椒辣子鸡、栗子炖牛肉、豆腐、鱼、炸春卷、热馒头、米饭、两道汤、三个撒满了白糖的馅饼,外加潼关名妓如花拉拢孙贤侄时,穿越者绝不会想到,这些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饭菜,如果放在顿美味佳肴。

    崇祯十五年五月,督师丁启睿会同保定总督杨文岳、总兵左良玉和虎大威四路人马组成的十八万援军,刚到开封以南的朱仙镇就被闯军击溃。

    开封彻底沦为孤城。

    城中粮食匮乏,民生难以为继,朱恭枵拿出府中存粮,河南巡抚衙门也将藩库粮食拿出,施粥赈济灾民。

    然而只维持一月,粮食耗尽,城中饿殍渐渐增多。

    七月,百姓出城采摘野菜,闯军于城外各路口设置关卡,日夜巡查,遇有饥民,即行击杀。

    饥民只能回城。

    黄河北岸明军情急之下,于七月二十七日夜间,派五百名百姓,每人身背三四斗小麦,想趁夜色偷偷渡过黄河,进城送粮。

    闯军俘虏五百百姓,李自成下令,将所有俘虏砍掉双手,再带到开封西门放掉,百姓投水而死者不计。

    八月。

    由于城内粮食耗尽,守官决定“杀民养军”。

    明军挨家挨户搜查粮食,残酷的搜刮,家属了百姓死亡。

    至八月底,开封居民十去七八,饿死数十万人。

    十室十空,人始相食。

    百姓千方百计寻觅可以果腹的东西。

    或摘树头青、或买药中饵,或剐树皮为羹

    树皮、草根、药材、皮革

    用来喂金鱼的红虫

    连粪堆中的螬蛴

    甚至马粪

    都成为了饥民们争夺的食物。

    吃人也不再稀奇。

    九月。

    初一,代理河南巡按的黄澎路过曹门,“眼见一二人在城墙下,敲人骨吸髓”。

    都已经不避人了。

    曾经繁华的开封城已完全成了一座死城。

    大街上看不到行人;

    动物乃至昆虫都被吃尽;

    守城士兵也已经无粮可吃,每日饿死的士兵多达三四百人。

    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,这样地狱般的日子延续到九月中旬,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九月十四日深夜,离开封不远的黄河突然决堤,“怒浪巨涛吼若雷鸣”。

    十五日黎明,黄河水咆哮着进了开封城,开始收割这座死城中最后剩下的生命

    作为明史业余爱好者的孙世瑞主业为催收,多少了解一点崇祯十五年闯军围攻开封的经过。四月的围城加上决堤洪水,让这座曾经繁华的开封城,连带着它的数十万居民,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。

    历史上,闯军三次围攻开封,直到黄河决口水势淹没全城,开封城从战前的37万人,最终生还者不及3万。注释1

    “及至夜半,水深数丈,浮尸如鱼”。

    崇祯十五年九月底,当残余明军撤退,闯军划船进入开封城时,所见“水深数丈,浮尸如鱼。”

    相比清军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,因满清文字狱与明清文人的夸张描述,数据尚有争议,而崇祯末年的开封围城,因为存有大量史料,当不容任何置疑。注释2

    孙世瑞的到来,这段暗无天日的历史,或许会发生改变。

    注:

    1、参考文献:守汴日志、汴围湿襟录、豫变纪略、汴城围陷述

    2、关于开封决口,守汴日志、汴围湿襟录、豫变纪略、汴城围陷述多有描述,除此之外,当时崇祯曾下令彻查,决口当事人,时任开封推官的黄澍被认为有罪,他与给事中陈燕翼曾有过一番争论,现节选如下:

    1、陈燕翼下同问:水淹开封,是不是你决的黄河??

    答黄澍,下同:疏云决河灌之乎臣应之曰:黄河之不遑修筑者五年矣。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,河从黄金坝朱家寨等处决进七八里,冲入土隄,周王发银钱数千连夜招人堵塞,抚臣髙名衡以下皆半夜出城修筑。当时贼未围汴,约以次年春间大兴版筑。至十二月而贼又攻汴矣,狠攻二十昼夜而贼去,竭两月之力仅修完城垣,而贼又来。自四月二十八日贼困城下,消息不通。七月间,贼謡言决河以惑我众,然自七月至九月初,旬城下俱无水。九月十四日,水到城下,十六日,四门齐坏,洪流万丈,臣等方痛哭求死,遑知水所自来乎闻按臣严云京曽疏请决河,刘源清亦自认决河,皇上惟敕二臣从实回话,并责旧督臣侯恂、河北巡道杨千古各陈当日确闻确见,仍一面敕问周王及汴梁渡河士民果否十四年有决之事。则臣言可复燕翼说谎之罪,自见矣。

    2、问:如果不是早有预谋,为什么能提前准备好舟逃走

    答:疏云河水骤至,岂眞舣舟城中以待臣应之曰:水自十六日湮城,臣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)
加入书签阅读记录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